banner-diseases-notifiable-r3
按字母顺序排列的所有疾病

非洲猪瘟 (ASF)

概述
ASF 由非洲猪瘟病毒 (ASFV) 所致。 ASFV 感染家猪、疣猪和南非野猪。 该病通过健康和患病动物之间的直接接触或通过摄入感染食物的间接接触以及生物媒介(软蜱)进行传播。

该病好发于南半球的非洲以及伊比利亚半岛和撒丁岛。 在其他欧洲国家(1985 年在比利时、1986 年在荷兰)和非欧洲国家(加勒比地区、巴西)也有散发。

体征
可发生超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ASF,且死亡率从0至 100% 不等,具体取决于猪所感染的病毒的毒力。 急性病征的特征是潜伏期短,3–7 天,然后是高热(高达 42°C),且在 5–10 天内死亡。

最弱的临床体征为食欲不良、抑郁和卧床不起。 其他体征包括耳部、腹部和腿部皮肤充血;呼吸困难;呕吐;鼻或直肠出血;以及偶见腹泻。 有时流产是疾病暴发的首见事件。 慢性疾病的体征是消瘦、关节肿胀和呼吸系统症状。 在疾病暴发期间这类情况很少见。

人类健康风险
并未显示出 ASF 有人畜共通传染风险。

经济影响
对养猪场造成的影响会因病毒株的不同而异,从接近 100% 死亡率至难以诊断的低毒力毒株。 在任何地区或国家暴发疾病,对养猪业及其相关产业的金融和实体影响可能都是毁灭性的。

例如,在马耳他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的疾病暴发期间,整个国家的养猪场都被完全摧毁。

每个国家的监管要求各不相同,有些产品可能在您所在的地理区域内并未提供。

禽流感返回页面顶端

流行病学
禽流感(也叫“鸟流感”)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性疾病,可感染多种家禽(鸡、火鸡、鹌鹑、珍珠鸡等)和野禽(鸭)。 由甲型流感病毒所致:正粘病毒科单链 RNA 病毒。 该病毒也已在不同哺乳动物中进行分离,包括人和猪(在禽类和人类病毒之间的基因重组的来源)。

体征
禽流感可在鸟类中表现出许多体征,从轻度病症(几乎或完全没有临床表现)至病情可快速发展为致命性且导致严重流行的病症。 高致病性禽流感(一种属于 H5、H7 和 H9 亚型的病毒)的特征是:病情严重和快速恶化致死。 随后死亡率可在 2 天内达到 100%。 高致病性病毒株可导致人类出现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传播
鸟类之间的病毒传播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呼吸系统分泌物和粪便),但也可能通过间接接触(食物或受污染的水、携带病毒的鸟粪以及受污染的物质)。 某些鸟类对于感染的耐受性要强于其他鸟类,如鸭。鸭可能受致病株感染,但不会有明显的临床表现。 高致病性 A/H5N1 株在家禽(鸡和火鸡)和某些野鸟中有临床表现。 高致病性病毒株导致的感染很罕见,切勿与致病性较低的病毒株感染混淆,后者也可能属于 H5、H7 和 H9 亚型。

每个国家的监管要求各不相同,有些产品可能在您所在的地理区域内并未提供。

古典猪瘟 (CSF)返回页面顶端

概述
CSF 是所有猪和野猪的传染疾病中严重程度位居第二的疾病,仅次于口蹄疫。 这是生猪产业的主要威胁,可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影响。

该病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包膜 RNA 病毒所致。 CSF 不会传播至人类,会因感染病毒的毒力及动物病程表现出不同体征。

在所有病例中,实验室检测(病毒学和/或血清学)对于确认或排除疑似 CSF 至关重要。

体征
超急性疾病可在48小时内导致死亡,几乎没有任何体征,但更为常见的急性疾病具有一个初始阶段,体征表现为高热(高达 42°C),期间动物出现嗜睡、停止进食并出现结膜炎,伴有眼部脓性分泌物。

该病也会导致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问题、血液循环失衡和神经系统疾病。 动物在 5–15 天内死亡。 某些体征可能与许多其他猪病混淆,这使得 CSF 难以诊断。

慢性疾病更加难以发现,因为体征较轻,受感染动物可能可以存活数周或数月。 而且合并其他疾病或感染时,鉴别诊断更加复杂。

人类健康风险
并未显示出古典猪瘟 (CSFV) 有人畜共通传染风险。

经济影响
在养猪场出现 CSFV 会导致动物因疾病大范围死亡,并引发对肉类出口实施贸易限制,从而对肉类行业造成严重经济影响。

每个国家的监管要求各不相同,有些产品可能在您所在的地理区域内并未提供。

口蹄疫 (FMD)返回页面顶端

概述
FMD 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可感染所有偶蹄动物,并在全球广泛传播。 临床上无法将 FMD 与其他水泡疾病(如猪水泡病 [SVD])区分。

这种病毒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的一种。 FMD 病毒有七种血清型。 O 型、A 型、C 型、SAT 1 型、SAT 2 型、SAT 3 型和亚洲 1 型。 感染任何一种血清型都不会对其他血清型产生免疫能力。

在家畜中,牛、猪、绵羊、山羊易受 FMD 感染。

体征
FMD 的临床体征表现为蹄部、口腔内部和周围及雌性动物乳腺上出现水泡(小水疱)。 水泡也可出现在鼻腔内以及四肢的压觉点,尤其是猪。

通常通过受感染和易感动物之间的接触发生传播。 病毒可在急性感染期排出至空气中。

人类健康风险
并未显示出 FMD 有人畜共通传染风险。

经济影响
发生 FMD 会导致牲畜宰杀和受感染地区肉类出口的限制,从而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威胁。

每个国家的监管要求各不相同,有些产品可能在您所在的地理区域内并未提供。

猪水泡病 (SVD)返回页面顶端

概述
SVD 是一种猪群高度传染性疾病,致病病毒 (SVDV) 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病毒属的一种。 虽然疾病症状通常较轻,但被国际兽疫局 (OIE) 列为甲类疾病,因为其临床表现无法与口蹄疫 (FMD) 区分。 鉴于此,通常会将 SVD 暴发假定为 FMD,直至实验室诊断数据证明假设不成立。

病毒可能会通过口鼻分泌物传播至环境中,也可能出现在粪便中。

体征
SVD 的典型特征是受感染动物的冠状垫、蹄跟以及偶尔在唇、舌、鼻和乳头上出现水泡。

人类健康风险
并未显示出 SVDV 有人畜共通传染风险。

经济影响
SVD 暴发会导致受感染牲畜被宰杀以清除疾病,从而对肉类产业造成重大经济影响。 可能会对肉类出口实施临时贸易限制。

每个国家的监管要求各不相同,有些产品可能在您所在的地理区域内并未提供。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TSE)返回页面顶端

概述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TSE) 是脑部传染性疾病,能以多种形式感染动物,如牛海绵状脑病(BSE,感染牛)、羊痒病(感染山羊和绵羊)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CWD,感染鹿)。 疾病由变异的朊病毒蛋白所致,该蛋白耐受化学物质和高温,很难发生生物分解,通常可在土壤中存活数年。

该病在全球均有报道,在欧洲最为常见的为 BSE,在北美最为常见的为 CWD。 TSE 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缓慢退化,最终导致动物死亡,并且动物被感染后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后才出现首个症状。 例如,牛受到感染后可能在长达 6 年的时间内不会出现临床症状,而绵羊可能在长达 4 年的时间内没有任何表现。

BSE 通过进食含受污染的骨粉和肉粉的饲料在牛群中传播。 虽然某些证据表明,对于受感染母牛所生的小牛,会有受感染的风险,但似乎这种传播不是必然的。 虽然详细发病机制尚不得而知,但有研究表明,病原体通过口腔接触进入动物后,在回肠的淋巴集结处复制并通过周围神经转移至中枢神经系统。

体征
TSE 的临床体征通常不明显,可能包括精神紧张、具攻击性、低头、运动失调、震颤以及触感增强(感觉过敏)。 动物也可能表现出不愿意接受挤奶,出现体重下降和产奶量减少。

人类健康风险
人类可因摄入 BSE 污染食物而出现一种被称为变异型克雅氏病 (vCJD) 的 TSE。 充分采取措施将高危牛组织从人类食物链中去除,对于含有牛蛋白的产品(化妆品、药品等),已采取措施以确保原材料来自无 BSE 的地区。

经济影响
TSE 可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无论是对于 BSE 或羊痒病感染动物的宰杀、来自反刍动物(牛、绵羊和山羊)的特定危险物质 (SRM) 的破坏,还是受感染地区的出口限制对于整个肉类行业的影响。

每个国家的监管要求各不相同,有些产品可能在您所在的地理区域内并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