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蛋白酶和磷酸酶是活细胞中多种生物化学途径中的重要酶。许多细胞功能都需要蛋白酶,包括细胞修复和细胞外物质的消化。磷酸酶在调节真核细胞中的信号转导事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蛋白激酶将磷酸从 ATP 转移到蛋白质中的丝氨酸、苏氨酸或酪氨酸残基上;磷酸酶则移除磷酸基团。磷酸化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中最常见的,其中约 80% 发生在丝氨酸上,20% 发生在苏氨酸上,0.1% 至 1% 发生在酪氨酸残基上。
所有生物体都含有蛋白水解酶(蛋白酶和肽酶)。在完整细胞中,蛋白酶和磷酸酶活性受到细胞区室或抑制剂的严格调控,以防止对细胞蛋白造成无差别破坏,并维持信号传导途径的正常功能。细胞裂解会破坏受严格控制的细胞环境,导致蛋白酶和磷酸酶失去控制。这种失控状态通常会导致总蛋白的回收率降低,以及蛋白活性(即磷酸化状态)的生物学意义丧失。
蛋白酶抑制剂是生物或化学化合物,通过与蛋白酶可逆或不可逆的结合发挥作用。根据参与肽键断裂的功能基团,大多数已知的蛋白酶属于四个进化上不同的酶家族之一。已知的磷酸酶专一性裂解丝氨酸-苏氨酸或酪氨酸磷酸基团。因此,虽然已发现并使用多种化合物来灭活或阻断这些酶,但没有一种化学物质对所有类型的蛋白酶和磷酸酶都有效(见下表)。相反,使用几种不同抑制剂的混合物或抑制剂混合物来确保蛋白质提取物在分析目标之前不会降解。几乎总是需要蛋白酶抑制剂,而磷酸酶抑制剂仅在研究磷酸化状态(激活状态)时才需要。研究实验可能需要使用单一抑制剂或定制混合物,但大多数蛋白质研究最好使用合适的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
抑制剂 | 分子量(kDa) | 靶标类别 | 类型 | 溶解度 (溶剂) | 典型工作浓度 (1X) |
---|---|---|---|---|---|
AEBSF | 239.5 | 丝氨酸蛋白酶 | 不可逆 | 200 mg/mL (H2O) | 0.2 至 1.0 mM |
抑肽酶 | 6511.5 | 丝氨酸蛋白酶 | 可逆 | 10 mg/mL (H2O) | 100 至 200 nm |
贝司他汀 | 308.4 | 氨基肽酶 | 可逆 | 5 mg/mL (MeOH) | 1至 10 µM |
E-64 | 357.4 | 半胱氨酸蛋白酶 | 不可逆 | 20 mg/mL (1:1 EtOH:H2O) | 1至 20 µM |
EDTA | 372.2 | 金属蛋白酶 (螯合阳离子) | 可逆性染色 | 10 g/100 mL (H2O) | 2 至 10 mM |
亮抑酶肽 | 475.6 | 丝氨酸和半胱氨酸蛋白酶 | 可逆 | 1 mg/mL (H2O) | 10至 100 µM |
胃酶抑素A | 685.9 | 天冬氨酸蛋白酶 | 可逆 | 1 mg/mL (MeOH) | 1至 20 µM |
PMSF | 174.2 | 丝氨酸蛋白酶 | 可逆 | 18 mg/mL (MeOH) | 0.1 至 1.0 mM |
抑制剂 | 分子量(kDa) | 靶标类别 | 类型 | 溶解度 (溶剂) | 典型工作浓度 (1X) |
---|---|---|---|---|---|
氟化钠 | 42.0 | 丝氨酸/苏氨酸和酸性磷酸酶 | 不可逆 | 40 mg/mL (H2O) | 1 至 20 mM |
正钒酸钠 | 183.9 | 酪氨酸和碱性磷酸酶 | 不可逆 | 20 mg/mL (H2O) | 1 至 100 mM |
β-甘油磷酸(二钠盐) | 216.0 | 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 | 可逆 | 10 mg/mL (H2O) | 1 至 100 mM |
焦磷酸钠 | 221.9 | 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 | 不可逆 | 65 mg/mL (H2O) | 1 至 100 mM |
市售蛋白酶抑制剂混合液和片剂对比。 胰蛋白提取物(50μL,1μg/μL 蛋白)或胰蛋白酶(25μL,0.1 单位/μL)与淬灭的 -荧光、可被蛋白酶裂解的半胱氨酸 (A) 或丝氨酸蛋白酶 (B) 底物,在含有或不含市售蛋白酶抑制剂、含 EDTA(蓝色)或不含 EDTA(紫色)的配方中。反应在 37°C 下孵育 2 小时,并在指定的检测发射下测定荧光。显示了每种蛋白酶抑制剂配方的蛋白酶抑制百分比。
仅供科研使用,不可用于诊断目的。